和鲜:零添加,食品行业产业升级的时代来临

  “零添加”突然火了,因为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一版公开征求意见的管理办法,拟规定:食品不得标注“零添加”等字样,此信息迅速登上了热搜榜,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。

和鲜:零添加,食品行业产业升级的时代来临

  看到这样的消息,只要是从事食品生产行业的人,一定会进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,了解更加详细的信息,因为它可能决定了企业的前途和命运!在征求意见的管理办法中对“食品不得标注零添加”清晰的描述。

  意见稿关于“零添加”相关内容: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质,以“不添加”、“零添加”、“不含有”或类似字样强调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;

  一、当我们在讨论“不添加”的时候,我们在讨论什么?

和鲜:零添加,食品行业产业升级的时代来临

  食品添加剂·百度百科

 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等品质。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,2000多个品种,已经应用到老百姓日常消费的各个环节。简单来说:如果食品容易变质,那就用添加防腐剂;食品颜色不好看,那就漂白,或者添加增色剂;如果味道不好,添加增味剂;所以,正是有了各种各样的添加剂,才有了我们现在丰富多样,琳琅满目、色香味全的美食。可以说: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。

  二、如果要做到不添加,结果会怎样?

  《罗马典故》有一句话:“All Roads Lead to Rome”,翻译过来就是“条条大道通罗马”。如果从“不添加”的思路:没有添加剂参与的食品生产,就会有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。我们需要站在产业链高度,从产品的生产的全链条去梳理零添加。

  以深圳某食品企业的零添加生产实践为例:零添加是该企业的内部标准。通过两个动作,做到零添加。

    第一:“一张负面清单”,企业发布《负面清单物质管理通告》:为了更好的管控食品安全生产的风险,经公司管理层决定,对原辅料、包材、生产设备管线带入的风险物质列入负面清单,进行重点限量监控。并在原辅料、包材、生产设备采购环节,对负面清单物质进行严格检测。

和鲜:零添加,食品行业产业升级的时代来临

  负面清单物质管理通告

  第二、“双保险采用“双重检测”模式:品控自检与第三方权威检测结合,严控产品质量。

  或许有人会问,没有添加剂,如何保障色、香、味的体验?答案是:加大研发投入,创新产品配方。譬如,和鲜蜜蒜,原材料选用云南大理紫皮独头蒜,配以槐花蜜、酿造食醋,黄冰糖、黄酒酿制。没有酸味剂、甜味剂,实现产品美味无添加,让蜜蒜拥有酸酸甜甜,脆嫩爽口的美味体验。

和鲜:零添加,食品行业产业升级的时代来临

  没有添加剂,如何进行食品的储存?

  配方:食醋、黄酒、蜂蜜,都有抑菌效果;

  设备:企业投入巨资,引进了智能生产线、10万级洁净生产车间;

  可能你会问,生产出来的零添加产品,质量如何?

和鲜:零添加,食品行业产业升级的时代来临

  结果是:和鲜产品通过 “三标检测”(中国、欧盟、美国食品安全标准检测),也获得了专家的肯定。

  举这个例子,是想说明: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,目前的技术是能够支撑零添加食品的生产。但是,需要调动极大的资源,投入研发和设备升级。

  在添加剂如此便捷和广泛应用的时代,做零添加食品,就需要企业家们自掏腰包,且付出更高的成本。有的企业实现了 “零添加”,也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
  三、两利取其重,两害取其轻

和鲜:零添加,食品行业产业升级的时代来临

  为什么要做零添加?原因只有一个:因为添加剂是有害的。当然,抛开计量谈毒性,也是有争议的!就拿做豆腐的卤水来说,吃豆腐不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。但豆腐的制作,需要加入添加剂,而且是有毒的添加剂——盐卤。为什么说它有毒呢?因为,盐卤闹出过人命,《白毛女》中,杨白劳这个角色就因它而死。

和鲜:零添加,食品行业产业升级的时代来临

  或许,有人会问,允许使用添加剂,难道,政府会损害我们的健康?当然不会!首先,我们要相信,作为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市场监管部门,一定是以防止食品安全事故、保障老百姓安全食品安全、维护市场秩序为出发点。自建国以来,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,确实没有发生一例,在规定范围内使用添加剂,而导致食品安全的事故,我们要对政府工作表示认同和表扬的地方。所有的食品安全事故,都是不良企业,违规使用添加剂造成的。

和鲜:零添加,食品行业产业升级的时代来临

 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,甘肃省为了让青少年健康成长,对高油,高盐,高添加的调味面制食品,校园及周边200米范围内禁售。政府一纸禁文,是对青少年的保护,却也刺激了国人敏感的神经和对添加剂的质疑。

  添加剂过量,肯定是有害,添加剂适量,肯定不会出事故。也确实没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。但是,没表现出来,不代表没有伤害。可是,如果全面启动零添加,将会面临重大的行业变革,根据目前的零添加企业实践,投入是特别特别巨大的!两利取其重,两害取其轻。

  四、一禁了之,还是引导升级?

  从吃得饱,到吃得好,到吃得健康,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,我国也从那个积贫积弱的状态,跃居全球GDP第二大国。面对食品安全事件,有机、纯天然、零添加等概念迅速被广大消费者认同。只要冠以有机食品,不仅能卖得好(销量),更能卖得好(价格)

  但是,怎样才算“零添加”?“界定”不清!在没有法律和行业权威依据做参考和指引的情况下,偷换概念,群魔乱舞的景象又开始上演,如何杜绝歪风邪气,保护消费者的切身权益?

  三聚氰胺的阴影逐渐淡去,但添加剂的危害,已经印在消费者深深的脑海里。有机、天然、生态、健康,都是消费者实实在在的需求,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,百姓都希望能吃得舒心,吃得放心,这也是食品行业的从业者和企业的责任。零添加禁用,将推到立志于零添加健康食品的企业,多年巨额投入建立的技术壁垒和护城河,用心良苦却成空。

  是否可以借鉴 “认证模式”,由政府牵头,组织专家进行食品零添加新标准的制定。将食品生产的全流程纳入认证,严格检验指标。如果达到零添加的标准,就给企业颁发“零添加”牌照,持证生产。

  引导食品行业变革升级,让中国食品安全标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。既能给市场良好的引导,净化偷换概念的市场歪风邪气,也能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 “舌尖上”健康和舒心,让全世界爱上中国食品,让人类在享受美食中健康起来,岂不是皆大欢喜?
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cyhy.cn/xinwen/1034.html

相关推荐

品牌策划

BRAND

热文榜

TOP